魚你相育—食魚教案徵選競賽

搜尋
Close this search box.

食農教育內涵

「食農教育」為培養國民食農素養,強化飲食、環境與農業之連結,促進農漁村與農業永續發展的根基。甫於 111 年 5 月 4 日正式公告施行的《食農教育法》揭示食農教育之定義為「食農教育:指運用教育方法,培育國民瞭解國民基本農業生產、農產加工、友善環境、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、動物福利、食物選擇、餐飲製備知能及實踐、剩食處理,增進飲食、環境與農業連結,促使國民重視自身健康與農漁村、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,並採取行動之教育過程。」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研發「食農教育 ABC 模式」,以培養學習者之「食農素養」(Food and Agricultural Literacy)為目標,發展食農教育概念架構及學習內容,以「農業生產與環境」(Agriculture)、「飲食健康與消費」(Behavior)及「飲食生活與文化」(Culture)三個面向,向下延伸六個主題及二十五個學習內容,引導教師以體驗學習為策略,搭配主題設計學習活動(如下圖所示)。

食魚教育為廣義食農教育之一環,以培養國民具有掌握相關知識與資訊的能力,進而做出符合個人需求並有助於食品安全、漁業永續之選擇知能為推動目標,特鼓勵參與教案徵選教師可參酌食農教育三面六項之內涵,融入食魚教育教案設計之中,培養學習者之食農素養與能力。

食農教育 ABC 模式:食農教育三面六項
(圖片出處:食農教育教學知能手冊)

完整參考資料:食農教育教學知能手冊